当前位置:51书库>书库>历史军事>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第187章 无需争,便无可争

第187章 无需争,便无可争

  而士族士子想要守护住自己的骄傲,属于他们数百年的骄傲。

  一场无声,但是异常激烈的“厮杀”就在洛阳城外十五里外的竹林当中展开。

  蔡邕,卢植,还有马日碑以及青州名士管宁和邴原等人今日都在。

  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一次大考的结果。

  “伯喈你觉得此次大考,何人能拿到头榜三甲?”身材高大像是武将而并非是名士的卢植看着一帮身材瘦小的蔡邕问道。

  可能是新的两个外孙女的原因,蔡邕头顶的白发最近也有些往黑了发展的势头,整个人都很精神。

  再加上好像是终于找到了一生当中最对的事业,在洛阳城外教书的蔡邕好像焕发了第二春一样。

  事实上朝堂那一滩浑水并不适合蔡邕这种人。

  不然历史上蔡邕也不会因为一句话而被杀。

  轻捋了一下下颚的胡须,蔡邕略微思索的说道:“今时不同往日啊,头榜三甲难说啊!”

  “水镜山庄来的那些英才着实让老夫眼前一亮。”

  “庞德公口中卧龙凤雏之名绝非虚言啊!”蔡邕感叹了一声。

  蔡邕口中的卧龙和凤雏自然是诸葛亮和庞统了。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司马徽解散了水镜山庄,让所有学子都赴京。

  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没有来。

  但是却有一小部分选择了来到洛阳并且进入了学府。

  其中就包括了诸葛亮,还有凤雏以及徐庶等人。

  在这些学子的加入之后,洛阳城外的学府变得更加热闹了。

  诸葛亮等人原本在荆州的时候就和徐庶等人因为陈皓的事情对立。

  来到学府之后因为这里学习氛围的原因并没有所好转。

  反而是对抗的更厉害了。

  只不过这一次再没有了无用的辩论。

  一切都以学习成绩论成败论英雄。

  毫无疑问,士族子弟在短时间之内还是压制着寒门子弟的。

  但是寒门子弟的步步紧逼却也让士族子弟感觉到了危机。

  特别是徐庶石涛这些人的加入,让寒门士子集团再次壮大。

  而徐庶的学识毫无疑问也是十分出色的。

  虽然在学府不能拔得头筹,但是前十的宝座还是稳坐。

  因此,这一次大考成绩究竟怎样越发的让人期待了。

  整个学府当中今天都是奋笔疾书的声音。

  没有嘈杂的吵声,也没有相互贬低的辩论声。

  所有人的面前皆有一张张竹纸。

  考试的题目只有短短的六个字。

  这六个字分别是,天下,百姓,民生!

  考题自然是陈皓出的。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偌大的学府当中,所有人都在围绕这六个字奋笔疾书。

  为什么陈皓要留下这六个字让学子作为标题写下自己心中的策论?

  而不是考验学府当中传授的知识?

  其实陈皓的想法也很简单。

  那是因为这所他一手建立的学府不光要教授出一些有学识的学子。

  同样还要从其中选拔一些优秀的官员。

  怎么才能看得出这些人是否适合当官?

  当然是从字里行间内心吐露的真实想法。

  陈皓想知道这些人心中真实的想法,所以便留下了这个考题。

  此时诸葛亮,徐庶,庞统等等等等学子都在低头奋笔疾书。

  不多时已经有学子将自己的答案写下,然后上交到监考的手中。

  监考负责封卷,然后在通过现场士兵将这些封好的答卷进行转移。

  最终这些答卷将会在卢植还有蔡邕等人的批阅之下,分出名次。

  当然这并非是最终的名次。

  最终决定下来的名次还是要陈皓来决定。

  只不过陈皓决定的范围很小。

  就如同科考制度完善之后的头名三甲会进行殿试一样。

  不过陈皓取的并非是前三,而是前十。

  在蔡邕还有卢植等人的注视下,越来越多的学子从学府当中走了出来,并且神色各异。

  而且随着人数越来越多,这些人逐渐的分成了两排。

  不用问,自然是寒门子弟一派而士族子弟另一派。

  手持羽扇身着白袍如同碧玉公子一样的诸葛亮从学府当中走了出来。

  诸葛亮的一出现顿时便引得士子子弟上前的簇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