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920

r />   然后吴秀珍的眼圈红了,“你们姐仨生了四个了,都不叫我跟你爸给你们带孩子,是什么意思?”

  林雨桐:“……”没地方说理去了!她就看自家那熊孩子,熊孩子听的清清楚楚的,咧嘴一笑,收拾自己的东西去了。

  性子野的,巴不得跟姥爷姥姥走呢。

  杨淑慧跟进去帮着孙女收拾好,一再叮嘱,“那地方不是咱村里,不能上人家的房子顶上去……也不能爬树翻墙……人家要是养狗了,不能欺负人家的狗,不能揪猫尾巴,人家的狗猫跟你都不熟,真的会咬你挠你的……不能谁家做了好饭,你就上谁家蹭饭去,这不合适……更不能欺负人家的孩子,人家养的都娇气,你再把人家给揍了,你妈肯定会揍你的!”

  金明明点头如捣蒜,应承的可好了。拉着包就出门,吴秀珍接了孩子,直接就上车,好像怕这边反悔一样。

  老太太坐在车上,笑眯眯的把孩子往怀里揽。人年纪大了,确实是有些寂寞了。

  林双朝朝车上看了一眼,继续跟女婿说话,“……还是之前告诉你的,不好着急,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现在呀,有些声音很杂……这种气氛是不正常的。但是呢?会有改变吗?我认为不会。有时候是需要这么一个阶段,不把各自的立场摸准了,事情怎么往下办呢?”

  四爷就说,“您说的我都记下了。但是,爸,有时候立场放在心里是不行的!任何一种态度,只有表达出来,才能叫人明白你的立场。”

  林双朝愣了愣,而后拍了拍四爷的肩膀,“……铁的事,我问过之后给你电话。”那边把小桐准备的东西往车上抬的连襟两个左右看看,心里不大是滋味呀!咱在老丈人家是苦力,人家呢?老丈人咋就那么疼爱呢?真就是办不了的事就找老丈人,然后老丈人还给应承了。自家有点事都不敢跟老丈人张口的。

  一样是姑爷,这待遇差别有点大。

  东西放上去了,高城和育蓉先上车,得跟着走了。

  雷子和育莲却不着急,他们回头坐方局的顺风车回去。车一走远,雷子才问说,“今儿我哪句话不合适了?”他是真不知道!反正说完,明显感觉到老丈人不高兴。

  四爷先把人带回去喝茶去了,这事没法挑破!雷子不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他求的是一个稳。若是求稳,他而今的表现就是合适的。林双朝只是一时的不高兴,回头自己就能想明白,一个求稳的同在官场的女婿,比那种四处钻营,只为了谋求高处的女婿靠谱的多!这样的人不惹乱子。

  因此,四爷就道,“不是对你不高兴,是当时说到治安,说到稍微一放松,不法之事就抬头……事都不是叫人高兴的事,可不得不高兴吗?”

  也对!雷子也没纠结,而是跟四爷咬耳朵,“县城好几个单位都要盖家属楼,都要重盖办公楼,这砖瓦你提前跑一下,你三哥一年的活都有了……”

  四爷摆手,“要盖是要盖,上面批钱了吗?财政上官就没钱,教师的工资都欠着呢,拿什么盖房子!这事到头来就是个三角债!”

  雷子就点四爷,自家这个连襟,太谨慎了!

  回去之后雷子还问育莲,“你没问问爸,还要在平洲再任一届,还是有什么新的动向……”

  育莲忙她的,把小桐给带的东西都规整规整,这么进进出出的,这才说,“我不问,你也别问,爸现在呀,就跟妹夫交心,连妈都退到一射之外了……”

  雷子笃定的说,“有电话就是方便,能随时沟通,这感情升温就快。”

  育莲白眼翻他:就跟你办公室没电话似得!

  然后抖了抖手里的料子,“这玩意多贵呀,够做三身的了!”

  雷子进里屋去了:娘家有权有势的媳妇,声气就有点不一样!

  第915章 流金岁月(46)

  金明明不在家,还真有点不习惯。

  打电话过去,是金明明接的,换了个环境她很欢快,那……也行吧!

  林雨桐把空调打折票给了雷秋芳一张,叫她给她爸,回头等过年的时候买一头猪,给雷家多送点就行。姻亲家,也不能说人家给你点东西,你立马还回去。这也不像话,不是跟人常来常往的态度。

  雷秋芳可不是啥也不懂,这东西难搞到,自家爸拿去给主管的领导,人家怎么用咱管不着。但有这个东西,自家爸就能在食堂呆下去。之前还说要往小招里面调人!调出去当然没有在原单位好了,那地方得二十四小时待命,一点也不轻省。人年纪大了,在单位呆着,小年轻把辛苦的活儿都干了,他给调味指挥,相对来说轻松的多。

  咱要的就这么多,这些就足够了。

  雷秋芳笑的眉眼舒展,“你这边的奶粉够不够?回头叫我爸留意,多买点。”

  够了!母乳本来就够,还养着两只母羊在大民家的后院,那奶多的,巷子里谁家的孩子来要,都能想办法给留出一碗来。吃的人多,喂的人就多,产奶越发的多了,孩子是不愁吃的。

  两人说着话,雷秋芳还问说,“给小的这个到底是取了什么名儿?”

  金锏!

  简简?男孩叫这个名字是不是太文弱了一些。

  但金锏这个名字在金家没叫起来了,不知道啥时候自家儿子多了个小名,叫金斗。

  金斗是怎么叫起来的呢?是桃子嫂老往这边来,见天的来看孩子。她生了俩闺女了,还想要个小子。结果偷摸的怀了一个,五个月的时候一检查,说是闺女,当时就在县城偷摸做了,养了半年这又想怀一个。怕是想着这边兄弟几个子孙运旺的很,想粘粘好运。再加上桐桐这边暖和,哪怕是不进屋子,在玻璃房里坐着,也比他们家暖和。于是,就带着针线活上这边的玻璃暖房里蹭温暖来了。来了就瞧孩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