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1200

,问保姆,“是累着了,还是怎么着了?血压怎么突然高了?”

  “早睡早起,还能出去遛弯呢。饭也吃的挺好,正织围巾呢……我们还看着电视呢……”

  “是声音放的太大,吵到了?我奶奶安静惯了,不习惯吵闹的环境。”“没有啊!就是那个谁主持的节目,调节婚姻矛盾的,我正跟她说那个画呢,怪好看的,回头重播的时候你看看……”

  问了一遍,见确实没什么。隔了两小时再量了一次,她干脆就先回家了。

  晚上出来接水,自家妈妈歪在沙发上正看电视呢,不就是保姆说的那个节目。她坐过去,“换个台重播呢?”

  嗯!高洁指了指边上,“你奶奶又不舒服了?”

  是!您怎么知道的?

  “你爸下班直接过去了,我怎么能不知道!现在好了,两个儿子都围着她转,明儿准就好了……”

  您干嘛呀!跟我奶奶老计较这个干嘛!别再这么说了,这么一说,我爸又得不高兴?高文文赶紧打岔,还朝门口看了一眼,这才说:“这节目挺好看的……”

  小滑头!

  高文文嘿嘿嘿的笑,“赶紧的……这两个人要离就赶紧利索的离,要好就别闹腾,最烦这种没法过,还就是不离的……”

  高洁就说,“你把婚姻也想的太简单了……”

  一边看着,一边说着呢,主持人就拿出漫画:“……《桐桐的光》……”

  高文文蹭的一下看过去,别人未必知道桐桐会画画,但是她知道。林雨桐的书上会有很多画,都是课间的时候画的。她也不跟谁交往,不跟同学一起玩,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然后在书上在本子上画画。

  那条狗,那个带着光的男孩,都长出现在她的书上。以前都以为是随手涂鸦,不曾在意,可而今再看着画,再听听那名字,然后对比记忆里的东西,她顿时就明白了。这必是桐桐的画。

  越是看,她越是难受,不由的站起来,走到电视机跟前,蹲在电视机跟前看。

  高洁问:“离那么近干什么?不伤眼睛呀?”

  “桐桐的画……这就是林雨桐画的……”说着,转身就跑,在门口抓了大衣套上就往出跑,“我去小区外面的书店,看有没有,我买一本。”

  有!才进回来的,正在拆包装呢。早前只有十本来这,今儿一下就卖出去了,抓紧叫送了货,这会子已经连续的出货了。

  一本画册定价三十八块。

  高文文摸了摸衣兜,抓了一把零钱出来,还差两块,老板摆手,“没事,再要买什么再过来。”

  “明儿给你送来。”高文文说着,就拿着书往出走。

  买回来坐在妈妈边上,母女俩凑在一起看画,看完什么感觉呢?

  那是亲妈呀!

  孩子穿的不好,这其实不太要紧。孩子嘛,那个年代的老人,节俭一些。孩子穿的朴素一点,但只要干净,得体,冬天不叫孩子受寒,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说不给孩子穿好的,就是对孩子不好。要真这么想,那是不讲道理的。

  因着桐桐跟肖家这么一点瓜葛,知道那孩子,但一年里能碰上一两面的机会都不多。看到的就是孩子穿的不算好,但还算是干净。再加上孩子嘛,胖墩墩的,可一个孩子一个长相,这不能怪当妈的没生好吧。

  那是亲妈,亲姥姥,亲姥爷,穿上朴素但保暖,吃上不追求多好,一日三餐按时按点,上学回家有热乎乎的饭菜吃,这就很好了。

  越是亲爸亲妈不在跟前的,爷爷奶奶才越是得偏着。这在大家看来,都是正常的。

  一如肖欧,孩子没亲妈,小时候白云还给孩子脸色瞧,所以孩子奶奶在三个孙女中最偏着肖欧,不管是家里的谁都没有觉得有问题。毕竟,要是没人给肖欧撑腰,不是更可怜了吗?

  人同此理,他们甚至觉得孩子放在姥姥家挺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亲的就是亲的,不是亲的就不是亲的,带着孩子融入另一个家里,很难不被区别对待。

  就连高文文都知道,真要带进肖家,就自家奶奶那样的,给桐桐的脸色就够瞧的。那才是干什么都看不顺眼。可从来没想到,桐桐在姥姥家的生活是这样的。

  这些生活细节,要不是她用画笔记录下来,谁又能知道。

  除了亲妈能接触到孩子在姥姥家的生活细节,敢问,谁能知道?

  这要是单纯的杜撰的故事,看后会唏嘘。

  这要是不认识的人的故事,看后少不得要在家里义愤填膺的骂上一句。

  可这要是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要是这个施暴者还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就在那个阴暗的角落了对待亲生的骨肉……请问,什么感觉呢?

  反正高洁在肖台长回来的时候就道:“你来!你来看看!你来看看你弟弟取了个什么东西回来。”

  怎么了这是?急赤白脸的,干什么呀?

  肖台长坐过去,就跟高洁商量,“我还说什么时候咱们去见见桐桐那孩子,咱妈这身体着实得调理了……”

  为你妈妈的?高洁冷笑,“我有那么脸吗?人家便是给我这个脸,我好意思用在肖家人身上吗?”说着就把画册塞过去,“你看看……你好好看看……看完了再说话!”

  肖台长拿过来翻了,越翻眉头皱的越紧,“这个孩子呀……处事还是太不成熟了!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处说父母家人的不是,这并不是成熟的表现。”

  这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