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1440

能顺利的回来,就烧高香吧。”

  是啊!急不得。

  盛城就在前面了,铁将军喊道:“侯爷,贺知府迎来了。”

  桐桐便放下车帘子:“你去忙吧。”不用处处都露面。

  “快到了,最多一个时辰,再忍忍。”

  桐桐坐在马车上,也没闲着,心里琢磨着,叔父手里的这些人到底该怎么用。

  贺知府是个四十来岁的儒雅文官,见了侯爷恭敬的很,见了却不称呼侯爷,而是称呼:“四爷。”

  尹禛愣了一下,这个称呼……会显得跟天和帝的关系很亲近。但是镇北军的人从不会这么称呼,但是此人要这么称呼,那就称呼吧。

  四爷吗?也不算是错了。堂兄弟一起序齿的话,确实行四。

  可为什么一喊‘四爷’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

  他客气的笑了笑,“劳烦贺知府了。”

  “不敢当!不敢当,这是下官的本分。”说着,就在边上解释,“圣上早有旨意下来,将行宫赐予您做府邸。臣已经着人洒扫铺陈过了……”

  行宫何止是洒扫铺陈过了,到行宫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伺候的等着了。

  车架才到,桐桐先是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他喊道:“侯爷。”

  阮义?

  桐桐掀开帘子,就看到了尹禛以前的亲随。

  果然被尹禛料到了,天和帝果然把以前伺候的人都给打发来了。

  桐桐就在人群中找,果然看到了红肿着眼睛的六子娘,她身后站着的可不正是清韵和清心。

  “姑娘!”清心朝桐桐摆手,就急匆匆的跑过来了,“姑娘……”

  桐桐心里叹气,却还是扬起笑脸,掀开帘子,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清心眼看到跟前了,韩况抬手一栏,“这位姐姐,止步。”

  桐桐拍了拍韩况的手,“安置咱们的人去,没事。”

  韩况打量了清心一眼,这才转身去了。这次把大大小小的孤儿都带来了,大的一路骑马,小的还在后面的马车上呢。她转身忙去了,多盯了清心好几眼。

  清心皱眉看那假小子一眼,忙要跪下去见礼,桐桐伸手拦了,“这里不是京城,没那么多礼节。先进去吧,安置好了再说。”

  说着,就伸手拉了六子娘的手,“都好吗?”

  六子娘不住的点头,“都好!看见姑娘,就都好了。”

  清韵站在另一边,要扶桐桐,桐桐拍了拍她,“来了几日了?”

  “三日了,府里都布置妥当了。”

  正说着呢,尹禛带着人过来。桐桐站住等他,他先牵了桐桐的手,两人站在门口都朝上看。上面挂的匾额是新的,原先行宫的牌匾摘了,此刻的牌匾是御赐的。

  御赐镇北侯府。

  门边摆放着香案,御赐的牌匾,进门得跪拜的。所以,城中的大小官员今儿都等在外面,这在边陲之地,可以说是大事中的大事。城中有头有脸的人都聚集在一处,难得看到这样的热闹。

  贺知府才说叫摆香案呢,就见年纪很轻的镇北侯夫妇,人家手拉着手抬脚直接进去了。

  “这?”贺知府赶紧看向铁将军,“这如何是好?礼部还派了礼官来。”

  礼官缩在角落里都没敢露头。

  铁将军看了贺知府一眼:“有礼官,那何须知府大人操心。”

  话不是这么说的呀!这么多人看着呢,就这么进去了,回头要传回京城,还了得。

  贺知府赶紧找礼官:“礼……得您去讲呀!侯爷夫妇年轻……”

  礼官猛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然后摆摆手,“您是一地主官,一切事宜拜托给贺大人了。下官好似有些着凉了,头疼!省城可有好大夫?下官得去瞧瞧。”

  贺知府:“……”不等他说完,然后人走了。

  参事才在边上低声道:“侯爷和夫人自幼长于宫廷,礼部尚书就就是宫学的先生……”他们要是不懂礼,那才是奇了怪了。

  明明什么都懂,什么都不尊着,这意思您还不明白吗?

  贺知府脸都白了,“…………”这可真要了人命了。镇北侯已经嚣张到这个份上了吗?

  参事赶紧提醒,“得进去候着了,别叫侯爷发作起来。”再来个杀鸡儆猴,犯不上的。

  是!是!得赶紧的进去了。

  桐桐没去前院的正堂,尹禛在前面见人,她直接回了后院。

  别的没来得及,先回给自己准备的院子。

  一路走来,这行宫这些年应该是常修缮的,花草树木,一切都打理的挺好。这地方的行宫,景致虽不如京城大户人家的园子,但比起在千户所,已然是天上地下了。

  韩况跑过来,“夫人,怎么安置呀?”

  “你看着安置,没妨碍的。”说着,就看清韵,“传话下去,从千户所里带回来的孩子,不归府里的任何人管。他们错了或是闯祸了,告知韩况一声即可,谁也无权责罚。”

  清韵赶紧迎了,对韩况都恭敬了一些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