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1460

; “我喜欢这么穿!穿的鲜亮了……别人老说闲话。”

  女儿家只有相看的时候才会着意去打扮!林楠:“……”这婚事真不急,许是一年半载之后,什么样的俊才都会求上门的。

  “兄长到底是男子。”桐桐在马车里跟尹禛说这个事,“他没有察觉。”

  尹禛皱眉:“五皇子……此人的卑鄙,不在其父之下。”

  “虚伪、很有迷惑性,这一点也不在其父之下。”桐桐看着窗外,“男女之事,难说的很。有时候心悦一个人,不是这个人有多好……而是,这个好不好,都会心悦他。”

  尹禛歪头看她:“你是因为我好,心悦我?还是因为我不好,心悦我?”

  桐桐:“……”说正事呢,打什么岔?她歪头看他,“因为你是你,只因为你是你。”

  尹禛就笑了,而后点了她的鼻子,“这不就是答案。因为你是你,只是因为你是你,所以心悦于你。人与人之间,不都一样。你我如此,焉知别人的感情不是如此?”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嗯!但是呢,“也不用悲观,不是还有句话吗?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怠。”

  说到底,还是永恒不变的情感少,由浓转淡的感情多。

  这么一想,桐桐就侧脸盯着他,他只笑,抱着她前后摇了摇。

  桐桐便不由的抿嘴笑了起来,笑着笑着,想起林檀,想起五皇子,她低声道:“下一步,该干什么?”

  尹禛拍了拍她,“下一步,还是一样,继续做正确的事。”

  正确的事吗?

  她点了点他的胸口,“你才是真坏!”

  然后尹禛回去就写折子,请求朝廷与北狄交涉,讨要那些卖出去的妇孺。不仅需要把这些人送回来,便是他们再生的子女,包括他们的妻子或是丈夫,大周朝廷都接纳。北镇的白头山可接纳他们,返乡也可以,朝廷给予的是一样的多。

  这折子写的感人至深,写了镇北军中有儿子没放弃一直在找寻母亲,有兄长没放弃找妹妹的,有丈夫没放弃找妻子的,他一一列举了事例,看的人不胜唏嘘。然后最后说:拨乱反正,正该是明君所为。

  在太子丧失人心的时候,在太子不想再给天和帝机会的时候,这个折子恰逢其时,太子必回准许的。

  折子写好,第二天交给尹继恒过目。

  尹继恒看了几遍,“你之前一直没提这个事,我还以为你是知道这些人怕是很难全回来。他们的顾忌太多了。却当真是没想到……”

  没想到你是等着这么一个机会:一则,朝廷与朝廷对接,北狄才会配合。镇北便是想办,没有这个身份北狄不会重视;二则,叫太子亲自来办这件事,就如同叫儿子亲手撕了他老子的皮。这势如水火的父子之间,再添这一把柴下去,只能是你死我活了。

  正事办了,其他的也没耽搁。

  尹继恒将折子合上,递给老王爷:看看吧!他自来身子不好怕不是胎里带的,只是心眼太多了,只长心眼不长身体罢了。

  第1460章 风云际会(100)

  再进宫,桐桐还是不会放尹禛一个人去的。

  他去议政殿,她就去见皇后。

  只要她在宫里,这就是一个震慑。

  太子监国以来的第一个早朝,才起来就被告知雍王连同王妃一起进宫了。他摆摆手,“要进就叫他进吧。”说着就叹气,“他们夫妻还是信不过孤啊!”

  太子妃失笑了一瞬,“臣妾一会子去给母后请安,顺便陪着王妃说说话。”

  太子拍了拍太子妃的手,“有劳你了!孤与父皇不同,父皇之法错了,孤就不会再重蹈覆辙。暗杀、刀斧手、鸿门宴,终究不是正道。”

  是!

  太子妃送了太子出门,然后转回去对着镜子深吸一口气,问身边的人:“可有哪里不妥当?”

  妥当!处处妥当,“每日都是如此,太子妃娘娘又何必这么紧张。而今,咱们殿下监国,谁能挑您的错?皇后娘娘喜您还来不及呢?您真是不必如此小心。”

  太子妃摆手,自己哪里是怕皇后?其实真正怕的是那位王妃。连太子说起她来,都多有畏惧之意,更遑论是自己了?

  她对着镜子正了正凤簪,想了想将凤簪取下来,戴了喜鹊登枝的样式戴上,这才带着宫人出门,“走吧!莫要迟了,失礼。”

  桐桐再次见到皇后,皇后清瘦的很了。

  她一起一落的给皇后见礼,皇后目光复杂的看桐桐,然后叫身边的嬷嬷,“扶王妃起来。”

  桐桐起身,皇后拍了拍身边的位置,“来!这里坐。”

  秋里了,皇后的寝宫还是有些冷的。皇后坐在榻上,腿上搭上了毯子。桐桐坐了过去,“您清减的太多了。”她伸出手,“我给您诊个脉吧。”

  皇后心里叹气,这孩子不瞒着她会医术的事,也就是不瞒着她对大皇子见死不救的事实。

  能说什么呢?

  皇后把胳膊递过去,“许是年岁大了,进的不如以前香了。”

  脉象告诉桐桐,皇后是忧思过度,这才不思饮食的。

  她沉默了半晌才道:“娘娘这身子,药石无用,只在于您的心。”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