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1570

给她说话的机会,起身就往厨房去,然后叫林心,“咱俩做饭吧,吃点什么?”

  周红谷就说,“你爸半夜去排队,买到猪蹄了……还有个猪尾巴!猪尾巴单做,是给孩子的,别放辣!”

  林心应了,卷了袖子去了厨房。到了厨房才说桐桐,“干啥还多添一块钱?你那一块钱好挣是不是?”

  “嘘!”桐桐低声道,“一块钱能打发的事,费那精神干什么。不这么着,老太太还会想别的。”

  林心明白了,妹夫的叔叔如今正儿八经是市领导,这要是肯照顾,姑姑的工作换个清闲的岗位,能是多大的事吗?

  给钱总比给你划拉人情上算。可林心还是心疼,“有那一块钱给孩子能买多少零嘴。你那翻译的钱那么好挣?”

  还真就这个钱好挣,现在这翻译多吃香的!桐桐就说,“真别担心我,那玩意千字差不多十八块。”

  千字十八块?一本书得有多少字?

  “翻译的是专业教材,一本书二十到三十万。我翻译的这本,二十七八万字吧。

  差不多。”

  “一本书……五千多块钱呢?”

  对!而且,不止自己翻译了,四爷也翻译了,他那本字数更多,大概在三十七八万字,那么厚。

  两人加起来,这一把能拿到一万多。

  桐桐也没瞒着林心,就都说了,“要是顺利出版的话,真就是这么些钱。真没有想的那么困难。”

  林心手里的猪蹄从手里滑落了,“这么多……”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呀。

  是啊!

  “那你们的老师可都……”

  “分情况呢!翻译这个话并不是那么好干的。”有些人专业没问题,但叫他去翻译,那真能给你翻译的稀碎稀碎的。他自己用外语无障碍,但是一动笔,就满是障碍。

  翻译教材赚到稿酬这个,纯属是误打误撞上了。

  姐妹俩在厨房说话,这是在家里,也没防备外面。结果朵朵去厨房送西瓜皮,在门口听了几耳朵。她把瓜皮放在窗台上,蹭蹭蹭的跑到里面,低声跟躺着的妈妈小声道:“姐跟我姐夫……翻译能挣一万多……”

  林温言瞪了朵朵一眼,“关你啥事?你要是出息了,也给我挣一万多去呀。”说着,就直接起身,“到处惹人烦……”说着,拉着朵朵的胳膊就往外走,脚步极快。

  外面一家子正在乘凉说话呢,林温言跟谁都没打招呼,冷着脸直接过去了。

  老太太:“……”好端端的,谁又惹你了?她赶紧起来,一把抓住朵朵的另一只手,“这是又怎么了?”

  林温言就说,“不早了,不回去等着吃饭呢?”

  你侄儿考上大学了,一家子吃顿饭怎么了?今儿不就是为了这个来的?老太太不想跟这犟种掰扯,只拉住朵朵,“你要走你走,朵朵回舅舅家了,叫娃吃顿饭。”

  朵朵把胳膊从老太太的手里抽走,“人家回外家有人稀罕,我回外家又没人稀罕,我才不吃呢。”

  然后真走了。

  桐桐:“……”这是说谁呢?这里对金镞来说,是外家;对朵朵而言,也是外家。

  朵朵就觉得一样是外孙的身份,为啥待遇天差地别呢?

  对于半大不大的孩子而言,这种差别当然会叫她心里不舒服。但她这个年龄却又不会来回想,从不想为啥有这么大的差别。

  老太太赶紧就追,想好歹把人劝住了。

  身后没人言语,老太太一出照壁,如意就说,“可算是走了,剩咱们一家子了,自在了。”他叫金镞,“过来,想不想吃雪糕,舅舅带你买雪糕去。”

  “等会再吃。”

  周红谷就看着孩子笑,“我们一点都不贪嘴,知道吃完一样再吃另一样,是不是?”

  嗯呢!

  外面说的热闹,桐桐也说林心,“你抓紧生一个,姐夫的年龄比你大好几岁呢,你不急,他不急么?”

  “我生了谁带?我婆婆那边给我带不了,我想着老三接班了,她这不就是退休了,清闲了,我再怀上,她好给我带。结果呢?我家那妯娌,人家又怀上了。那边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大的八岁,下来六岁、四岁、两岁,现在肚子里还一个。我问人家怎么还生呀?那人家就觉得多子多福,怎么办?第五个了。一屋子丁点大的孩子,我能好意思跟人家争看孩子的人吗?现在好了,大姐回来,妈提前退休了,我生了就给妈抱过来,叫妈给我看孩子。”

  姐俩在厨房说事,林心说她婆婆她她娌,桐桐也说自己的情况,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挺热闹。

  外面凑做一堆又说如意毕业之后的事,按照一般的情况,师专毕业回户籍所在地嘛。那就是会分配到这一片的初中,当个中学的语文老师。

  这离家多近便的!进进出出的都是附近的熟人,教的孩子也是这一片的孩子。

  要是在谈一个条件相当的对象,你说这一辈子该愁什么?

  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好事,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好不高兴。

  老太太就站在照壁的另一边,就觉得这个家她怕是难回来了。回来跟做客似得,自己和温言在,哪哪都不对。自己和温言不在,人家这一家子亲亲热热的。

  刚才追出来了,这才知道温言为啥走的。说到底,就是朵朵偷听了几句话,说是桐桐挣的多。别看上学呢,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