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1730

br />
  四爷到底是选了一个生锈的箭簇,然后找桐桐拿了锦盒装起来,递给石元孙,“你去了之后,见了李元昊,代我问候他的情况。不要好奇他的伤,也只当做没见过他。”

  那天我离的远,是真没看清他。

  “那正好!”四爷就继续道,“就说,既然结为兄弟,那么,我宁肯让箭簇生锈,也绝不会先将箭射向自家兄弟。”

  听起来,还是为了‘和’的。

  但是,有郡主在,她没事老偷着撩拨人家,总叫人觉得迟早那位会忍不住先动手的。

  四爷将东西递过去,“去吧!劳烦你跑这一趟。”

  桐桐撇嘴,满脸的不屑。你们这种人结义,那都对不住‘义’字!老天可千万别听见这两人胡说八道,他们没人敢真心对着你发誓。你就当个热闹听听就完了,谁认真谁就输了。

  四爷一回来,就看见桐桐那副表情,不用问都知道,那是腹诽上了。

  他点了点桐桐,“我要是不接着,以李元昊现在的处境,他就会朝大宋要求指婚。那时候宗室郡主就得遭殃,必是要选一个塞给李元昊的。”

  桐桐一愣,“那现在……李元昊跟你闹结义,回头是不是会跟辽国求亲?”

  当然会!李继迁就娶过辽国的公主,历史上李元昊也跟辽国求娶了,辽国也把宗室女册封为公主嫁过去了。不过,如今只是提前了而已。

  那桐桐就不懂了,“你不跟李元昊翻脸……原因呢?”

  四爷往书房去,“我需要李德明和李元昊父子同意夏州出现另一个王……”

  桐桐:“……”不是先干掉对方,咱们才去!你是想两王并立?

  “那要不然呢!爷说了,要以德服人。”说到就要做到,总会叫夏州上上下下恶了那父子,夏州才算是真的拿下了!

  第1728章 大宋反派(49)

  箭簇就是普通的箭簇,大宋军中常用的。上面锈迹斑斑,便是打磨也打磨不出来了。

  李元昊左臂受伤,一直不大灵便。只右手把玩着此物,然后看杨守素,“你怎么看?”

  杨守素就道,“当日在朝堂上所言,是临时之策,但也是世子您的处境非如此不能解。至于此人嘛,说实话,臣不见其人,不好轻易下结论。”

  哦?此话怎讲?

  “大宋得来的消息,都说此人乃真君子。”杨守素微微摇头,“可从世子您这里听来的,仿佛……此人又着实是个心思深沉之辈。”说着,就指了指那箭簇,“您瞧,送了此物来,颇有交好之意。而后呢?”

  “而后……”李元昊嘴角往起一勾,马上就有了三分不屑,“你是说,你不懂此人的目的?”

  “是!看似遵从大宋的一惯政策,以‘和’为先。可臣以为,不能只看他们表面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要看骨子里他们想干什么。咱们过丹州从不需要提前通报,过了便过了。不拘运了什么,过了多少人,只要不杀人不占地,丹州从来不过问。可这次,起因是一只黄羊,是郡主狩猎误闯关……而咱们再入丹州,便需得处处事先通报。”

  李元昊又看了看还不灵便的左臂,“是啊!起因只是一只黄羊。”

  “若不是这位郡主,咱们谁也不会在意丹州多了一个叫赵从真的人。此人在大宋朝廷的名声太好了,好到除了端方雅正再无其他。臣以为,这最多就是一读书人。可而今再看,这一桩桩一件件,又岂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不说他想对夏州做什么,只跟世子结义这一点,大宋朝廷就得给他晋封爵位,如此,方能对等与咱们相交。”

  嗯!必是如此。

  “他是不是真的单纯在谋国,臣尚不得而知。但臣知道,此人善于谋身。”从一个父死母亡故的孤儿,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靠的难道都是运气?

  李元昊将箭簇往匣子里一抛,“那依你之意呢?”

  “臣想去见见这位县公!”杨守素起身拱手,“臣担心不了解此人,会坏了大事。”

  倒也无所谓,距离又不远,跑一趟便是,“那你就去一趟,别的也不用带,那八百匹马,就当是我这个做兄长的送给义弟的礼物吧。”再给带回来,这个人我丢不起。

  杨守素起身要走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世子,派人去辽国求亲这事,您容臣在想想。”

  这事不是早定了吗?

  “臣总觉得……似有不妥。”

  李元昊看了杨守素一眼,抬手拎了酒壶往嘴里倒了一口,“那你去吧。”

  是!

  “杨守素的拜帖?”桐桐抬手接过来,翻开看了看,面色有些复杂,她递给全有,“叫紫毫给送去衙门。”

  紫毫而今不跟着四爷了,种世衡带着他的十数亲随投奔而来,现在他们暂时跟着四爷来往与家里和衙门之间。

  种世衡从紫毫手里接了帖子,给县公送了进去。

  四爷正在翻看各地的田亩和人口,头都没抬伸手接过来扫了一眼,继而怔愣了片刻,郑重的递给种世衡,“叫紫毫回去,告诉郡主,就说准备衣裳,我需得出城迎接,也请郡主作陪。”

  种世衡向来瞧不起杨守素这般的汉人,实不知为何如此优待于此人。

  四爷没言语,他也不好问,转身出去交代了紫毫。

  等四爷回来的时候,桐桐已经换上了郡主品级才穿的礼服,给四爷拿的也是县公的朝服。更是将家里装扮一新,皇后非要给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