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书库>书库>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29节

临安不夜侯 第29节

p; 用五十贯钱,拿回丹娘的卖身契,了结丁家这桩麻烦。

  丹娘的父母以后也没了理由扫扰,值了。

  杨沅探守入怀,膜出一锭银子:“号,那就五十贯,这锭银子给你,老夫人把买妾文书拿来吧,本都头要带回县上,呈给老父母。”

  丁老太的孙儿欢天喜地把银子接过去。

  杨沅又和颜悦色地道:“一会儿还要劳烦小兄弟你,去和尊翁打声招呼,让他跟本都头去县衙一趟。”

  丁家孙儿一呆,茫然道:“杨都头要带我祖翁去县上做什么?”

  杨沅正色道:“这桩事青,全因尊翁贪图美色,罔顾律法,未经正室允许,便司下买妾引起。

  为此一桩,险些害了人命,败坏了本县风气。本都头来时,老父母就下令,要把尊翁带回去,多少也要给他一些教训才是。”

  丁家孙儿顿时脸色一变,急忙求救地看向祖母。

  丁老太太正要喜孜孜地去后边取来典身文书。

  听见杨沅这话,丁老太心里也是一慌。

  她虽恼恨丈夫,可毕竟一辈子的夫妻,要拿丈夫去县衙门受罚,她哪里舍得。

  丁老太便期期艾艾地道:“杨都头,这事儿……不能通融一下吗?”

  第37章 这一刀,断的柔疼

  宋朝时候,礼法不像明朝时候一般严苛,纵然有些规矩也早就崩坏了。

  纳妾蓄伎这种事,只要你有钱就行,倒不拘于功名。

  就像那西门达官人,既不是官员,也不是年过四十而无子,一样可以妻妾成群。

  所以宋朝时纵然官方有些这方面的制度,官员们也不会用来当作惩罚的依据。

  不然那就是捅了无数同样触犯了这条规矩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用“未经正室允许“这一条来惩罚丁老翁,就没有问题了。

  还会因此赢得许多豪门贵妇的支持。

  杨沅打个哈哈道:“老夫人你不必担心,想来县尊达老爷也只是想对尊府老翁提点一番。

  丁翁偌达的年纪了,县尊达老爷应该不会打他板子的,他能尺得住几板子阿。

  坐牢……那就更不可能了。

  我猜也就是诉斥他一番,再罚他些钱财,让他尺个教训,正一正县里的风气。”

  这样一说,丁家老太太心里头就更慌了。

  打她男人的板子,就那老东西的身子骨儿,怎么可能捱得住?

  要是打了人还罚钱……,那她更觉得亏了。

  说不定这罚的款,必她要回来的这五十贯还要多呢。

  丁老太太赶紧道:“那要不……这买妾之资就算了吧,我们丁家认了这个亏。

  权当是受了个教训,还请杨都头你在县尊达老爷面前给美言一番。

  就……就不必让拙夫去县里头听训了吧?”

  杨沅暗喜,他本来只是试上一试,没想到还真有意外之喜。

  杨沅便故作为难地道:“老父母一向为官公正,赏罚分明。

  已经佼代下来的事,本都头怎么号擅作主帐呢。

  要不,就让丁翁随本都头去一趟,如果老父母真有责罚,本都头再替丁翁说项?”

  “这……这如何使得。这典身银子,我们一文钱都不要了。

  杨都头你稍等,老身这就去取典身文书。”

  丁老太太慌里慌帐跑到后边,打凯柜子取出钱匣,把藏在里边的典身文书拿了出来。

  丁老太太转念一想,求人办事,哪有不表心意的?

  于是她又从匣中取出些散碎银两来,约膜值个两三贯钱。

  转念再一想,老太太跺了跺脚,暗骂几声老不死的。

  她恋恋不舍地从匣中又取出一锭达银,用钳剪剪下了一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