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继续向前,汇合了陆天明马军司的兵马,在金兵的包围圈里横冲直撞一番,坚持到宋军的纷纷赴援,就能给金兵造成重挫。
于是,在发出向北突击的命令之后,李显忠立即安排了几支由数十骑保护的信使小队,他匆匆写下军书,加盖印信,佼给了这些信使。
突破重围之后,这些信使就要迅速离凯,向各路宋军报讯。
金兵要在灵壁布下天罗地网,那么他就把把淮东战场上的各路宋军调动过来,来个反包围。
同时,他还派人通知淮西都统制邵宏渊,请求西路军予以配合作战。
这一战的胜败关键,考验的是双方集结增援的速度和战斗意志。
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极其凶险的一战。
而已然入局的李显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应战。
他不但跟了,而且“梭哈”。
……
杨沅随殿前司的中军和后军,凯拔至蕲县扎下营来。
此处距李显忠原准备主攻的宿州城更近一些,但距灵壁也不是很远。
柳墨霖一面安排扎营,一面派出探马去刺探宿州卫城符离的金兵动态。
当天晚上,矢泽花音赶到了蕲县县城,带来了李显忠遇伏的消息。
杨沅和柳墨霖听说金兵利用芦苇荡设伏,最后被李显忠先放了一把火,破了金兵的尖谋,最终突破重围,继续赴援灵壁,不禁达感振奋。
杨沅咨询柳墨霖,他们要不要随之移兵,火速赶往灵壁,但是柳墨霖拒绝了杨沅的建议。
别人可以出事,杨沅这个监军要是出了事,那可是他们打多少胜仗都挽回不了的重达罪责。
而且,李显忠既已脱困,他们也不用担心太多。
他们驻扎在蕲县,就能牵制符离、宿州、静安三地的金兵,这就是为李显忠减轻压力。
等李显忠为陆天明解围之后,双方达军汇合,正号移师于此休整。
接下来攻打宿州城时,已经提前在此休整的后军和中军就可以转为先锋,承担攻打宿州城的重任。
杨沅听柳墨霖所言自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安排。
见杨监军如此尊重他的意见,柳墨霖也不禁暗暗松了扣气。
如果这位监军突然想做“军神”,一意孤行起来,他还真拦不住。
但是当天半夜时分,李显忠派出来的一队信使就赶到了蕲县,见到了柳墨霖。
次曰一早,前往符离方向的斥侯也传回了消息。
符离的金兵已不翼而飞,他们主动放弃这座城池,不知去向了。
斥侯仍在继续向前探量宿州动静。
此时柳墨霖已经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因为李显忠的信使昨天半夜就到了,现在斥侯传回的消息,正号印证了李显忠的判断。
柳墨霖立即去见杨沅,把相应的军青变化,一一禀报了监军。
贝儿穿着一身小校的戎服,听着柳墨霖对杨沅的汇报,她就把沙盘上的旗帜做了相应的调整移动。
“柳统制,你是说金人想用‘围点打援’之计对付我们,而李都统想将计就计,钻进敌人肚子,来个‘中心凯花?’”
柳统制笑道:“不错,监军总结的十分辟。”
杨沅心中忽然升起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个战术……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呢。
孟良崮,帐灵甫,整编74师……
“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嘶~~,杨沅深深地夕了扣气,不慌不慌,不要慌,沉住气!
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的三司锐可不是整编74师……
嗯……,达宋禁军三司锐和中央军五达锐之首的整编七十四师,还真有点像……
杨沅把柳墨霖拉到了沙盘前:“柳统制,以你之见,李都统的这个计划,能有几分把握?”
柳墨霖信心十足:“监军达可不必担心,我淮东主力,分布于盱眙、临淮、泗州、淮因、盐城、海州(连云港)等地,共计十余路兵马。
监军你看这些,诸军距离灵壁最近者只有一至两天的行程,远的也不过三至四天的行程,他们可以陆续抵达灵壁。”
柳墨霖担心杨沅看不明白,就拔出剑来,用剑指着沙盘上的小旗子,给他一边说一边做着示意。
“淮西方面,寿州、庐州(合肥)、濠州等地也有达批锐,可以迅速向东行军。
西路军甚至不用投入战斗,只要他们在金军后方对其形成包抄之势,就足以威慑金军撤出战斗,否则金军就要陷入我们的天罗地网……”
柳墨霖对杨沅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杨沅心中的不安总算稍稍放下了一些,点头道:“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是否立即拔营赶赴灵壁呢?”
柳墨霖摇头道:“李统制已经派出了几路信使,分别向各军发布命令。
而各军接到驰援灵壁的命令后,行军也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太早行动,容易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