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书库>书库>历史军事>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183章 渔利四海:秘鲁渔场的开发与远洋渔业的兴起

第183章 渔利四海:秘鲁渔场的开发与远洋渔业的兴起

  新港的防波堤下,林远正看着工匠们给新造的渔船安装蒸汽推进器。这船身长三丈,船底用秘鲁硬木打造,两侧包着薄铁板(铁山堡的边角料),既能防礁石撞击,又能减少水阻。最特别的是船尾的“蒸汽拖网”,用橡胶绳(本地橡胶坊出品)连接,绞盘由小型蒸汽机驱动,比人力拉网效率高五倍。“矿山能挖宝,大海也能聚宝,”他对渔政官说,手里捏着渔民刚捕上来的秘鲁鳀鱼,银闪闪的鱼群在舱里蹦跳,“这渔场的鱼,比闽浙沿海的渔汛还密,一季的捕获量抵得上江南渔户半年的收成。”

  开发秘鲁渔场的念头,源于新港落成后的粮食缺口。殖民点的移民和士兵日渐增多,光靠牧原寨的牛肉和农场的玉米总觉单薄,而印第安渔民每日划着独木舟能捕上百斤鱼,却因无法远捕、难以保存,多是自食。林远看着月牙湾外的海面,听老渔民说“每年冬季,鱼群密得能挡住船”,突然想到:若能改良渔船、建冷藏库,这渔场不仅能解决本地口粮,还能成为新的贸易品——南美内陆矿场和牧场缺海产,欧洲商人更愿意为远洋渔获出高价。

  朝廷对“渔利”的态度向来积极。万历皇帝在《准南美渔业开发奏》的朱批里写“渔盐之利,养民富国”,户部拨来的“渔船改造款”虽不多,却允许“以渔税抵造船费”;工部从福建调来三名“渔作匠人”,他们带来了“活水舱”(船底可通海水,暂养活鱼)的手艺,与格物司的蒸汽技术结合,造出了“蒸汽活水船”。最关键的许可,是“划定捕鱼区”——以新港为中心,方圆百里为大明专属渔场,印第安部落可在区内捕鱼,但需向新明区缴纳少量“资源税”(用鱼获抵扣)。

  渔船的改进聚焦“远捕”与“保鲜”。除了蒸汽推进器,工匠们还给渔船装了“了望塔”(比印第安独木舟高两丈,能早发现鱼群)和“声呐仪”(格物司简易款,靠水下声波判断鱼群位置);保鲜则用两种法子:近岸用“活水舱”,远海则用“冰藏舱”(装着安第斯山运来的冰块,舱壁铺铅皮防化)。试航那日,蒸汽渔船一网就捕了三千斤鳀鱼,是闽浙沿海小渔船的十倍,跟着看热闹的福建匠人咋舌:“在老家得十条船拉网,这儿一条铁船就够了。”

  渔业的产业链很快成型。新港旁建起“鱼品工坊”:鳀鱼用盐腌制成鱼干(供矿场当口粮),鳕鱼用蒸汽烘干后装罐(运向内陆矿点),最肥美的金枪鱼则用冰藏船运往利马港的欧洲商栈。工坊里的印第安女工手巧,将鱼鳔制成胶,比江南的牛皮胶还好用,成了格物司修机器的必需品。甚至鱼内脏都不浪费,经蒸汽锅炉熬煮后制成肥料,施在铁路农场的田里,玉米长得格外壮实——福建来的农技师说:“这肥力,比江浙的河泥还足。”

  与西班牙的“渔场争端”不可避免。利马总督见大明渔业兴旺,宣称“整个秘鲁沿海都是西班牙渔场”,派巡逻艇驱赶大明渔船。林远的应对是“划定界限,以实力护渔”:在专属渔场边缘立起浮标(用空油桶和铁链制成),派“渔政炮艇”(蒸汽渔船改装,加装两门小炮)巡逻;若西班牙艇闯入,先鸣炮警告,再用蒸汽拖网缠住对方螺旋桨(渔民的土办法)。几次较量后,对方见讨不到便宜,只能默认了界限——毕竟他们的渔船还是帆船,追不上蒸汽船,更别说争夺渔获了。

  印第安渔民的融入让渔业更稳固。新明区推行“渔船共享制”:印第安部落出劳力,大明出渔船,鱼获按“四六分”(部落六、大明四),还教他们使用声呐仪和蒸汽绞盘。某个部落用分到的鱼干换了台蒸汽脱粒机,首领在渔获祭典上说:“以前靠山神赏鱼,现在靠铁船和规矩,日子更稳了。”他们还把祖传的“鱼汛图”(记录鱼群迁徙的石刻)送给林远,上面的符号与福建匠人的“渔汛歌”对照,竟能精准预测鱼群动向。

  渔业贸易打通了新的商路。欧洲商人用毛织品换金枪鱼罐头,西班牙种植园主用蔗糖换鱼肥(说“比鸟粪肥见效快”),连内陆的印第安部落都背着土豆来渔市换鱼干。新港的“渔市”渐渐成了比矿货市场还热闹的地方,每日清晨,汉商、印第安渔民、西班牙商贩挤在一起,用三联龙票、实物、甚至手势讨价还价,鱼腥味里混着铜钱的叮当声——福建来的渔商算了笔账:把这里的鱼干运到南美内陆,利润比贩运丝绸还高两成。

  这日,林远在“渔政司”看着新造的“远洋渔轮”下水。这船比蒸汽渔船大两倍,装着更先进的冷藏舱和导航仪(格物司用黄铜打造的罗盘,带蒸汽驱动的自动校正),计划驶向更远的渔场。码头上,刚靠岸的渔船上,渔民们正将冻得硬邦邦的金枪鱼卸下来,葡萄牙商人当场用龙票买下,说“里斯本的贵族就认这口鲜”。

  夕阳为海面镀上金红,蒸汽渔轮的烟囱冒着白烟,与远处归航的独木舟队形成奇妙的呼应。林远知道,渔业的开发,比矿产更能让大明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矿会挖完,而大海的馈赠源源不断;采矿是索取,渔业却能形成“捕养循环”(新明区已开始试养鲍鱼)。当印第安人的独木舟与大明的蒸汽船在渔场共处,当鱼干、罐头、鱼肥沿着铁轨流向内陆,这片海域就成了比港口更牢固的纽带。

  入夜,渔火在海面上连成一片,蒸汽绞盘的转动声与渔民的号子交织。林远站在防波堤上,望着满载而归的船队,突然想起福建渔民的老话:“靠海吃海,要敬海,也要懂海。”南美这片海,就像安第斯山脉的矿藏,只要用对方法、守好规矩,就能养活一方人,也能让大明的印记,在浪花与铁轨间,扎得更深、更远。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