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书库>书库>历史军事>话说史记> 第214章 重耳逃亡终复国

第214章 重耳逃亡终复国

  重耳很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位贤士跟随他,这五位贤士分别是赵衰、狐偃咎犯是重耳的舅舅。贾佗、先轸、魏武子。

  晋献公做太子时,重耳就已是成年人了。晋献公即位时,重耳二十一岁。献公十三年,由于骊姬的缘故,重耳驻守蒲城防御秦国。献公二十一年,骊姬逼死了太子申生,骊姬又进谗言中伤重耳,重耳担心,不向献公辞别,就赶回了蒲城据守。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让大太监履鞮去刺杀重耳,重耳翻墙逃走了,履鞮追上去割掉了重耳的衣袖。其实是履鞮放了重耳,重耳才得以逃回狄国。狄国是重耳母亲的祖国,重耳等于去了姥姥家。

  重耳逃亡时四十三岁,追随他五位贤士不离左右,另有不知名的追随者几十人,都随重耳到了狄国,就在姥姥家住下了。

  狄国征讨邻国时抓获两名女子,年长的女子嫁给了重耳,生下了伯鯈、叔刘。年少的嫁给了赵衰,生下了赵盾。重耳在狄生活了五年后,晋献公去世了,里克杀奚齐、悼子,便派人来接重耳回国,想拥立重耳为国君。

  重耳担心被杀,不敢回晋,就谢绝了里克的好意。里克又迎重耳的弟弟夷吾,立夷吾为君,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七年,惠公担心其它诸侯拥立重耳,就让大太监履鞮带着勇士去追杀重耳。重耳听到消息后,就与赵衰等人谋划说:“我当初逃到狄,不是因为狄国可以帮助我,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往来,暂时在此歇脚。”

  休息的这么久了,本来就想迁到大国去。齐桓公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