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书库>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44章 朝野纷争烽烟起 君臣失德祸乱生

第144章 朝野纷争烽烟起 君臣失德祸乱生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长孙稚智取潼关

  长孙稚率军疾驰至恒农,刚扎下营寨,便收到急报:

  萧宝夤正围攻冯翊,城池尚未陷落。

  他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帐内烛火摇曳,众将神情凝重。

  行台左丞杨侃挺身而出,拱手道:“将军,贼军据守潼关,防御坚固,强攻恐难奏效。

  不如绕道北取蒲坂,渡河西进,直捣贼军腹地。

  届时贼军必回救老巢,冯翊之围自解。

  潼关守军见后方危急,也会不战而退。

  如此一来,长安唾手可得。

  末将愿为先锋!”

  长孙稚眉头紧锁::“此计虽妙,但薛修义正围河东,薛凤贤据守安邑。

  听说宗正珍孙的部队在虞坂寸步难行,我军如何通过?”

  杨侃闻言轻笑:“珍孙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庸才。

  二薛的部队都是乌合之众,也就吓唬珍孙之流罢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显然已将这些敌人视为囊中之物。

  长孙稚沉思片刻,拍案道:“好!就依此计。”

  当即命长子长孙彦随杨侃率领骑兵,从恒农北渡黄河,进驻石锥壁。

  杨侃一到位,就放出风声:“我军暂驻此地等候步兵。

  沿途百姓都是被迫从贼,实在可怜。

  现在给各位一个机会,速来归降。

  待我军点燃三处烽火时,各村也要举烽火响应。

  我军保证秋毫无犯。若有不响应者,必是贼党,到时别怪我们刀下无情!”

  这招攻心计果然奏效。

  消息如野火般在乡间蔓延,村民们争相前来归降。

  当官军点燃烽火时,方圆数百里内烽烟四起,火光冲天,场面蔚为壮观。

  此时,正在围攻河东的薛修义远远望见这片火海,顿时大惊失色:“不好!官军怎么突然出现在我们后方?”

  他慌忙撤军,与薛凤贤商议后,双双前来投降。

  潼关守军见后方起火,果然军心大乱,纷纷弃关而逃。

  杨侃立即飞马报捷。

  长孙稚见机不可失,亲率大军长驱直入,轻松拿下空虚的潼关,继而进军河东与杨侃会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侃乘胜追击,萧宝夤急派大将郭子恢截击,却连战连败。

  更出人意料的是,先前派去攻打毛遐的侯终德,竟然临阵倒戈,与毛遐联手反攻萧宝夤。

  宝夤慌忙率军迎敌,可士兵们早已没了斗志,还没开打就四散奔逃。

  他见势不妙,赶紧调转马头,冲回府中。

  “快!收拾东西,马上走!”

  宝夤一把拉起妻子儿女,从后门逃了出去。

  他们一路狂奔,投奔了万俟丑奴。

  丑奴是胡琛的部将,胡琛本是拔陵的余党,却被费律骗到高平杀害。

  胡琛一死,他的部下全归了丑奴。

  丑奴占据高平,剿灭拔陵残部,势力渐大。

  见宝夤来投,丑奴大喜:“先生智谋过人,不如做我的太傅,共谋大业!”

  宝夤走投无路,只得答应。

  丑奴野心勃勃,竟自称天子,还设立百官,俨然一副皇帝派头。

  这时,波斯国进献了一头狮子给北魏,半路被丑奴截下。

  他得意洋洋地对众人说:“此乃天降祥瑞,正应我登基之兆!”

  于是,他改年号为“神兽元年”。

  手下有人低声议论:“狮子也能当祥瑞?

  这世道真是乱了……”

  与此同时,北魏皇帝元诩渐渐长大,心智成熟,对朝政有了自己的见解。

  可他的母亲胡太后却依旧把持朝政,甚至私生活混乱,惹得朝野非议。

  一天,元诩正在批阅奏章,亲信谷士恢匆匆进来:“陛下,太后最近对您身边的近臣多有动作,您可要当心。”

  元诩皱眉:“她又在打什么主意?”

  果然,没过多久,胡太后便以“结党营私”为由,逼谷士恢自尽。

  元诩得知后,怒不可遏:“谷士恢忠心耿耿,何罪之有?!”

  可胡太后并不收敛。

  不久后,又一位元诩信任的密多道人遇刺身亡。

  此人精通胡语,常为皇帝传递消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