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3章 ,正好一盆菜
和闵刚打声招呼。
说自己要出去执行秘密任务。
既然是秘密任务,当然不可能泄露任何信息。
闵刚早就习惯了。
张庸不在,正好让所有飞行员轮班训练。
歇人不歇机。要苦练基本功。
所有的霍克-2型、霍克-3型战斗机,就是最好的教练机。
双翼机操纵起来相对简单。安全系数高。
按照张庸的要求,所有飞行员,都要尽快累积到500小时的飞行时间。然后才能转职其他飞机。
后半夜,张庸静悄悄的出动。
没有直线飞。
而是首先向北,飞过第五战区。
他目前对第五战区的情况了解不多。感觉这边挺复杂的。
德邻公的手下,除了桂系,基本上都是杂牌。偶尔有一两支黄埔嫡系,也是负责监视他的。
飞过大别山……
发现很多黄点。
应该是新四军的江北队伍。
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南下的八路军支队。
大别山本来就是红党四方面军的发源地,当然不会放弃。
淮南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某南事变以后,活跃在这边的红党队伍,会改编成新四军第五师、第四师等。
师长都是牛人。
可惜有一个在胜利前夕牺牲了。
发现红点……
零零星星……
一簇一簇……
显然,日寇的兵力没有太集中。
整个淮南地区,散装日寇可能就是几千人。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
日寇的主要控制区,在津浦铁路两侧。在重要的交通要点。或者是比较大的城市。例如蚌埠、徐州等等。
这里的日寇就不是散装的。是成编制的。至少一个大队起步。
故意绕到蚌埠的上空转一圈,雷达地图显示,下面红点很多。保守估计,应该有两千人左右。
还有十二门75毫米野战炮。说明日寇对这种交通节点,还是非常重视的。
以津浦铁路两侧的国军或者红党队伍的能力,想要攻占这种交通要点,不可能。
日寇控制着铁路线,兵力调动的速度极快。
一旦蚌埠遭受大规模攻击,徐州,或者金陵周围的日寇,都会迅速赶来增援。
严格来说,兵力迅速调动,是日寇的一大优势。
所以,日寇往往可以用比较少的兵力,控制很大一片区域。
主要就是援兵来的很快。
五个杯盖可以管十个杯子。因为轮换速度足够快。
但是,那都是以前。
现在,他张庸来了。
最擅长就是将杯盖打破。
五个杯盖再想管十个杯子,那是不可能的。
加速。
向东。
侦察结果表明,中原战场的日寇,相对薄弱。
日寇的主力,目前都集中在汉口、九江一线。
第三战区那边也有一部分。
徐州以东,算是敌后吧。日寇兵力空虚。
如果他张庸有足够的时间,完全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
甚至可以近距离的威胁到金陵。
继续飞行。
逐渐靠近之前标记的区域。
不知道战斗结束没有?184师和红党队伍伤亡情况如何?
发现红点……
发现黄点……
发现蓝点……
哦,还好,双方还在交战。
雷达地图显示,三种颜色的圆点犬牙交错,难舍难分。
看样子,是全部搅到一起去了。
判断日寇的兵力,可能是在一万人左右。可能是两个独立混成旅团。
在这种敌后区域,日寇一般是不会出动正规师团的,都是用大量的独立混成旅团填充。重武器比较少。
国军的情报机构,对于日寇兵力的判断,从来都没有准确过。
有番号的日寇师团,或许还能统计一二。但是独立混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