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更多的官员选择了闭嘴,因为如今龙椅上的人还没有开口。
万一站错了队,那就糟了。
这个时候李世民最大的毛病又犯了,那就是一到这种时刻,他就开始优柔寡断。
就像在太子事件上一样,总是瞻前顾后,完全没有带兵打仗时候的那种果敢。
他一方面不想失去长孙无忌,另一方面又不想让房俊受罚,所以才迟迟没有开口。
至于房俊和房玄龄,这个时候都没有再给李世民施加压力。
房俊不是没有后手,如果长孙无忌真的逼的太紧,那他自然会让他好看。
如果你想问房俊为何不直接拿出来,答案抬抬头就知道了。
房俊就是知道李世民这样的性格,这才想看看事情的走向,正如他父亲所说,有时候吃亏不一定是真的坏事。
果然,在沉思了片刻之后,李世民开口了。
“房俊擅自干涉吐谷浑内政,去除官身!”
长孙无忌闻言,心中大喜,就连那常年阴暗的脸上都出现了一丝笑容。
他赢了!
房俊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波动,他不相信李世民真就会把他一撸到底。
“不过,房俊出使吐蕃,促成大唐和吐蕃结盟,更是为大唐获得了丝绸之路,是大功,封房俊为开国郡公。
食邑一千五百户,暂时不任职!”
这一回,轮到房俊愣了,开国郡公,可是仅次于国公的爵位,在这个近乎于和平的年代,几乎很难能有这样的封赏。
要知道,王玄策完成一人灭一国的壮举也才被封了个散朝大夫。
“多谢陛下恩典!”
不等长孙无忌开口,房俊先行谢恩。
小主,
本来还准备了一些手段,可现在看来似乎用不上了。
这一次他才把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那脸上若有若无的笑声,似乎在嘲讽他一般。
原本以房俊的功劳,断不可能被封为开国郡公,最多也是从右侍郎晋升为左侍郎。
其实这已经犹如坐火箭一般的升迁了,但因为房俊立下了各种功劳,所以也能说的过去。
不过这封爵可不容易,想一想他老爹房玄龄才是个国公之位,就知道这爵位是如何的了不得了。
长孙无忌还想开口,可当他看到李世民那犹如鹰隼一般锐利的眼光时,顿时咽下了口中的话。
至于那三年不任用的话,他是再也说不出口了。
长孙无忌悲伤,李世民心里同样不好受。
他想不通,自己当初最为亲密无间的“战友”是何时开始“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那?
其他的李世民不敢说,但对于有功之臣,李世民自认为没有亏待过他们。
即便知道长孙冲密谋造反,对于长孙冲逃走,他依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是为了告诉长孙无忌,他李世民还记得长孙家的好,他与长孙家还有恩情。
可长孙无忌真的是越来越过分了,李世民觉得,他是不是真的太过于宽容了。
房俊看着龙椅上的李世民,微微叹了一口气,心想要是李世民有老朱那般果断,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情了。
但他们也不会有现在这么舒服,所以是好是坏,房俊还真不好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