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前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两根撑天石柱屹立,门庭上头篆刻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稷下学宫。
视线下移。
一袭蓝衣,一袭青衣,两道身影出现在嬴政眼中。
当他看见对方的时候,对方自然也看见了嬴政。
嬴政步子加快,见到二人时抬手,“秦国,嬴政见过二位先生。”
诸葛亮望着眼前青年,眉头微皱了下。
这就是老师让自己和师兄在这里等待的原因?
“在下诸葛亮。”
“在下稷下学宫,姜乘风。”
嬴政看着姜乘风,眼睛一亮。
“政在海上找寻数月,特意前来瀛洲仙山求教,不知先生可否为政引荐一下?”嬴政说话很客气。
“不知嬴兄所求为何?”姜乘风问。
嬴政打量了一下诸葛亮和姜乘风,顿时明白他们为何会这般巧合的出现在这里。
“政乃秦国公子,未来秦国君王,早听闻稷下学宫有众多当世大才,各个皆有治世之能,政此次前来所求人才。”嬴政回答。
“假若嬴兄求得人才后,又当如何?”这话是诸葛亮问的。
嬴政看向诸葛亮,并没有因为他自我介绍时未带“稷下学宫”四字而轻视。
他认真回答:“自周亡后,天下四分五裂,一片大地之上竟有七个国家,各自为政,致使战火不断,又有外族入侵,民不聊生。”
“当今七国,以我秦国国力为最,政特意前来稷下学宫求教,求一统天下的方法...”说到这里,嬴政顿了下。
接着说道:“当政继位之后,若一统天下,定然重现我人族辉煌,使外族不敢入侵,使黔首免受战火,安居乐业。”
“政所求,只为此。”
“不知二位先生,可愿为这天下黔首,助政一臂之力!”
嬴政说着,郑重地行了一礼贤下士之礼。
现在,诸葛亮才算是明白,为何老师要自己和师兄在这里等候。
原来,皆是因此人!
此人志向之远大,竟欲鲸吞天下,庇护天下百姓!
诸葛亮和姜乘风看着嬴政。
嬴政无惧无畏与之对视。
他这番话全是心里话,问心无愧!
姜乘风看向诸葛亮。
“小师弟。”
嬴政注意到这个细节,看向诸葛亮的眼神多了几分重视。
没曾想,二人之中做主的居然是诸葛亮。
听完嬴政的话后,要说诸葛亮不动容是假的。
嬴政的志向之远大,竟欲凭借一国之力去毁灭其余六国,其目的仅是为了天下百姓,重现人族荣光。
“老师早就已经知道了吗......”诸葛亮心里默默喃呢。
诸葛亮抬手作揖,“公子志向令亮佩服,亮愿助公子一臂之力,结束这七国乱世。”
嬴政大喜,连忙抬手回礼,“先生义薄云天,政代天下黔首先行谢过!”
姜乘风见小师弟都答应了,他也说道:“姜某也愿意助公子一臂之力。”
“感谢先生!”
嬴政内心狂喜。
接着,他眨着眼睛,目光希冀。
诸葛亮当然清楚他心里所想,微微一笑:“公子,亮与师兄在此等候,皆是因老师之命。”
听到这话,嬴政哪儿还不知道心里的愿望落空啊,顿时有些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得到诸葛亮和姜乘风的助力,不虚此行。
两位稷下学宫的学生,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当时未能找到瀛洲仙山,都已经做好了无果而归的打算。
果然,这样一想,顿时心里就好受多了。
不过转念一想,稷下学宫那些老怪物们如果想出世的话,恐怕早就已经出世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而且,他们出世的话,保不准会为齐国效力,毕竟稷下学宫曾是齐桓公所创建,即便过了数百年,再怎么说都还有点情分在。
还是不出世的好。
忽而,嬴政又想到了自己的韩国之行。
那位被称为后圣高徒的韩非,不知道他想得怎么样了。
嬴政内心的野心让他对人才很渴望,六国他都去了一个遍。
虽然找到一些可用之才,可像韩非这样,乃是鼎鼎大名后圣荀子学生的这种大才,少之又少。
不过,此次瀛洲仙山之行倒是圆满。
得到两位稷下学宫学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