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道、释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乃道家圣人之言。

  如果要论此界何道派系最多的话,那毫无疑问便是道家。

  道家派系众多,不敢说十万八千,但世人所熟知的道家大派不在少数。

  大宋境内,创建神霄派的王文卿,擅使一手刚烈至猛的雷法。

  创建全真教的王重阳,创下全真心法,以及《立教十五论》,是一位真正的道家高人。

  大宋,除了神霄派擅使雷法外,还有一个派别擅使雷法,而且是正统传承雷法,此派名为清微宗派,由祖舒元君创立。

  大宋境内多是符箓派、以及内丹派。

  其中符箓派的代表又以正一教和茅山为主。

  正一教,最初因其名为五斗米教,所以后又叫天师道,而创建正一教的张道陵又被称为天师。

  不过张道陵并不是大宋人,而是大汉。

  大宋的正一教是其游历于此的徒弟所建,正一教宗坛乃在大汉龙虎山。

  茅山,乃是三茅真君所创,同样是大汉人。

  这里指的三茅真君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三人”。

  其中大茅君名茅盈,中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

  茅山也正是由茅家三兄弟所创。

  在大汉,茅山与龙虎山齐名,并称大汉两大道教圣山。

  大宋境内的茅山道教则是三茅真君的弟子游历于此创立。

  在大宋境内,除了声名显赫的正一教和茅山外,以及本土教派神霄派、全真教以外,还有一个道家教派较为出名。

  灵宝派,又被世人称之为葛家道。

  据说此教派乃是一对祖孙所创立,因其名为葛洪和葛玄,所以此教又名葛家道。

  不过,二人的名声在大宋并不显,反倒是陆修静这个名字更响亮些。

  世人也皆认他为灵宝派的创始人。

  只不过他本人并不承认,反而遵葛玄和葛洪为祖师。

  道家派系众多,各教各派皆有所长,但就其境界划分却并无不同。

  第一境,名曰:炼精化气,又被称为求道境。

  第二境,名曰:旋照开光,又被称为问道境。

  第三境,名曰:炼气化神,又被称为学道境。

  第四境,名曰:心动灵寂,又被称为悟道境。

  第五境,名曰:炼神还虚,又被称为触道境。

  踏入第五境,才算是真正的触道,脱离了蝼蚁的层次,称得上一方高手!

  第六境,名曰:出窍分神,又被称为养道境。

  第七境,名曰:炼虚合道,又被称为得道境。

  道家七境,一境一重关,相较于诸子百家、儒家武道等不同之道,道家才是真正最看重天赋的一道。

  若是没有那个天赋,也没有大机缘,注定了一辈子都无法更上一层。

  同时,若是天赋异禀,一朝悟道,就算是第五境直入第七境也不是不可能。

  传闻,道祖出生之时地生金莲,紫气东来三万里,天降祥瑞!

  当然,关于道祖的事情大多都是传闻,亲眼所见之人早已消逝在岁月长河中。

  时至今日,道祖是否还活着,他在何方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去揣测。

  成圣作祖,早已超脱世间,不在三界之内,五行之中,脱离了时间长河,一言一行皆是法则。

  道儒释。

  道,乃是道家。

  儒,则是儒家。

  而释,则是佛家。

  传闻,极西之地有一佛国。

  此地皆是信仰传闻中的佛祖。

  佛曰:世人当行善积德,方能不坠地狱,升西天极乐。

  佛家倡导的是行善积德。

  佛家有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一、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

  二、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

  三、无淫意,不念房事,修治梵行,不为邪欲。

  四、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

  五、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

  六、无求安,不着华(花)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

  七、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