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50

!此一去便是将在外,我和你爹鞭长莫及。记着,自己的安危重要,每个将士的安危也重要。不拘是哪里的百姓,他们都没有选择。战争最容易叫人迷失本性,也最容易叫人心中生魔。所以,得记着。哪怕举起了刀,对的也是敌!万万不可放纵野性……”

  曜哥儿往下一跪:“娘,您放心,儿子都明白!等儿子回来,此一生都不会再叫娘上战场。儿子成人了,还须得娘披挂,儿子……不孝!”

  四爷将手放在曜哥儿头上,“你上有双亲,下有黎民。你的心里放得下爹娘,更得放的下天下苍生。为君者,心有多大,疆域便能有多大。”

  曜哥儿抬手拽住爹爹的袍子,“儿子记住了。”

  “那就上马,莫要再做小儿之态。”

  曜哥儿对着父母三叩首,起身跃上马背。

  桐桐看着骑在马上的小将,这才看向一边的女儿。

  她怜惜的在女儿的脸上摸了摸,“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你的人。我和你爹对你寄予的期望一点也不比你哥少。”

  我知。

  桐桐深吸一口气,看四爷。

  四爷是儿子出征,他能面无异色。可他闺女穿着铠甲跪在眼前,他的眼泪差点没忍住。抬手揉了揉闺女的小脑袋,“赤心无伪谓丹;苟利于物,避邑寰宇谓之宸。我家有娇儿,亦能以无伪赤心,成为天下女子得以遮蔽风雨的屋宇。去吧,该长出你的翅膀了。”

  丹宸只笑,叩首之后起身,抬手摸了摸比她还高的幼弟的头,转身便上了马!

  军中号角一响,便要出发了。

  旻哥儿看着马儿调头,嗒嗒嗒的走远了,哥姐再没有回头。他急着要去追,被桐桐一把给摁住了,“你需得留在你爹身边。”

  为何?

  “安人心!”只有俩皇子,不能都去战场。否则,朝中便不安稳。

  四爷攥着桐桐的手,不知道是安慰他自己,还是安慰桐桐,“没事!会没事的!”

  桐桐叹气,“我得走了!雍郡的粮草储备只够曜哥儿半年之用,此次南下平叛,我需得速战速决。最多半年,我必返。”

  她出征四爷是不担心的,他转身给桐桐把衣领整好,“那就半年。曜哥儿那边你别太挂心,我看着呢。”身边没有老将当然不行,他有安排。

  然后那边走了儿子女儿,这边走了老婆,身后还有个哭包不敢哭,却抱着他的腰,把脸埋在他的后背上。

  他还得哄:“这么多大臣看着呢,要不,爹背你回去。”

  “想我娘。”

  你娘最多半年就回来。

  “想我哥。”

  那可说不好你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姐也走了。”

  嗯!你姐有你姐的事。

  “就剩下咱们爷俩了。”

  嗯!

  “我晚上跟爹爹睡。”

  行!晚上跟爹爹睡。

  索氏拿着密报,看还在官家身后贴着的秦王:“殿下,京城中有密报。”

  嗯?旻哥儿扭过脸,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眼泪和鼻涕,然后接起来看了。一边呼哧着,一边转身就走,“多了许多僧侣和尼姑?”

  是!

  “放出消息,就说京城中有小儿遗失案,官府正在查,疑似与假僧侣、假尼姑有关。叫各家各户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凡是见了可疑的僧侣、尼姑,一律报官。”

  索氏:“……”这是什么路子,“是否会引起恐慌。”

  “你就说丢失了十三个,找回了九个。”旻哥儿看她,“编造的像一些。拿我的令牌去京城府尹衙门,请他们配合。这怕什么恐慌呀?未知的才恐慌呢。实时通报‘案情’,再圈定嫌疑人,自然就不恐慌了。再说了,这点慌跟弥勒教、摩尼教之乱比起来,算什么?”

  索氏回头去看官家,却见官家只笑。

  她再看,官家就微微点头。

  意思是:照秦王说的办。

  第1848章 大宋反派(169)

  “两淮?王伦?”桐桐拿着奏报,心说王伦这个名字,不是水浒上那谁吗?

  她是不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叛乱过。

  当然了,除非特别出名的,其他的她都记不住。但王则,四爷说有。那王伦,八成也是有的吧。

  看来小说也不全是瞎编的,总也有些来处才是。

  “王伦!”桐桐坐在船上,看跟着的将领刘平,“以你看,该如何?”

  “江南之地与雍郡不同。”刘平就说,“精兵悍将,那得是在北方才能起作用。而到了江南,便用不上了。而南边的兵卒,还都没有训练出来。末将以为,难。”

  是说陆战对水战,不占优势。

  桐桐就问他:“那擒贼擒王呢?”大规模不占优势,我又为什么要打呢?没错,我手里就是没有南边的训练有素的兵卒,但他也是乌合之众。真上了战场,就是混战,跟街头混混打架没区别。你拿刀砍,他也拿刀砍,谁生谁死看运道。

  这种仗打什

上一页下一页